毓秀之医,治病暖心
还记得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周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丁玉秀老师,收到了一束特殊的鲜花,张女士满脸笑容走进门诊四楼耳鼻喉科眩晕实验室。
张女士4年前出现了眩晕现象,一直觉得昏昏沉沉,头脑不清,辗转就诊于多家百乐彩均未查出病因,钱花了不少,弯路也没少走,偏偏这“晕”一点都没有改善。今年6月,张女士出现一次严重眩晕后,来到了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当时接诊的正是丁玉秀老师。在张女士心里,丁玉秀有着热情关切的服务态度、精湛的诊疗技术、温暖体贴的话语.....这些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丁老师通过了解病史及检查结果,确诊张女士为耳石症,通过数次手法复位治疗,张女士眩晕症状逐渐消失了,但还是感觉到头沉、头胀,丁老师针对手法复位遗留的残余症状引导张女士进行习服训练等,但张女士头沉的症状一直未能得到明显改善。
碰巧的是,8月初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配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复位椅安装到位,转椅对于时间较久黏附的耳石可以高速摆脱震荡下来,从而诱发出特征性眼震,明确诊断的同时完成治疗。待机器投入使用后,丁老师马上想到张女士。设备到位了,可张女士这里却出了问题。张女士眩晕时间长,最开始就诊时就比较焦虑,每次治疗,丁老师都耐心地给张女士说明各种疑问,不停地安抚她的情绪,帮助她重新建立起克服疾病的自信心。
“张姐,你别怕,这个设备就是用来治疗你的晕”“张姐,咱上去试试,看看感觉咋样”......
经过3次转椅治疗,张女士晕了4年的头,终于不晕了,她的感激、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科室自2019年8月成立患者群,丁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温暖的远不止这一个人。在患者群里活跃的还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大姐,就诊后回到老家,早起遛弯时发现自己走路跑偏,走不了直线,在群里询问丁老师。丁老师了解情况后,考虑到患者在省外居住,返回就医成本过高,推荐患者就近就医,并为她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还有许多的患者,在群里提出自己的疑问,丁老师无论早晚,只要看到就会回复,同时还关注每一位群友的情况。“小陈,最近怎么样啊?还坚持锻炼没?”“小李,最近的动作规范么?症状好转了没?”......群友们看见了这样的丁老师,都对耳鼻喉科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对于这些感激,丁老师说:“这些患者,饱受头晕之苦,有些人因为不懂而到处乱看病,花了好多钱也没有能解决问题,有些甚至因此抑郁,看到这样的患者,我都于心不忍,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他们少受罪,用我的同理心去安慰,辅助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就很简单,就只这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