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 电 话:029-84277356
  • 邮 箱:xyyfyyb@163.com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西路48号
综合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百乐彩>>百乐彩资讯>>综合资讯

共克时艰·“青”注全力 | 青年医生显担当

编辑: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3-01-10   |   所属分类:综合资讯   |   点击次数:635

青年医生显担当不惧,是青年的榜样;不退,是青年的担当。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一点点的犹豫,以最纯真的行动选择了坚守,用夜以继日的奋战,书写了初心和使命,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时刻冲在前方,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特别的担当与行动,过硬的作风和能力面对此次大考。他们坚守在抗疫一线阵地上,舍弃小家团聚,只为大家健康。用奋斗和热血承担起守护责任!用青春力量谱写新时代医师的担当!


金豆:救人,我绝不轻言放弃

微信图片_20230220084032.jpg

金豆、32岁、中共党员、急诊科主治医师


作为抢救危急重症的一线学科——急诊科,在疫情防控“新十条”实施后,更是按下了保健康、防重症的“快进键”。急诊科的青年党员金豆,和科室的同事们一起,在这个寒风和疫情一同肆虐的冬天,带病坚守岗位,克服重重困难,奋战在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前沿阵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和党员的使命担当。由于急诊量的激增,百乐彩高度重视,从各临床科室抽调力量积极支援急诊,医护人员们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运转。在急诊科,一名医生一个班次问诊量超过百人,在抢救室内,时间更是按照秒来计算的,所有的危急重症抢救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不夸张地说,别说吃饭,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科室床位满了又满,大家不仅仅要保障第一时间的抢救,还要在各临床专科的协助下,高效调度,减少抢救室内患者积压滞留。”金豆说。金豆在科室内忙碌穿梭着,最多一天抢救了25个患者,病房里时不时传来的咳嗽声、监护仪和呼吸机的滴滴声。和数量攀升的患者人数同步增加的还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医护人员。面对新冠病毒,金豆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也仍然坚守岗位。她始终秉持一个信念: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医生,只要没有倒下,我就还能干!在这个特殊时期,抢救室的过道都住满了患者,在没有床位、氧源不够的情况,只要家属买来氧气袋,金豆和同事们就会帮忙充氧气,“大家决不放弃一个人。”金豆坚定地说。2022年12月27日上午,一名年仅30岁的患者突发心梗,因为抢救室里已经住满,没有床位,护士便推了轮椅进来,金豆一边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边让护士紧急协调床位,可是床还没来得及推来,患者突然室颤,神志昏迷,金豆立即将患者从轮椅上抬到地上,争分夺秒就地实施抢救,跪地按压除颤,经过紧张的抢救,患者的状况慢慢好转,最后被平稳送到了介入室进行手术。看到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金豆倍感欣慰,还来不及停歇一分一秒,金豆又转向了其他病床去救治患者。金豆把所有的激情和精神都用在了工作上,而紧张工作后的“泄气”也都放在了家里,“其实挺对不起孩子的,真的一点都陪伴照顾不了孩子,还好家人给了我最大的支撑,对我来说,只要患者病情能缓解,能恢复,就是对我最好的回馈。”金豆说。感谢有你,守护生命,正因为有无数个像金豆这样青年医生,他们始终坚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想信念,带病坚守岗位,从日落西沉到黎明破晓,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他们的身影忙碌而坚定,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千千万万个生命。


白雄雄:大家多一份担当,患者就多一份健康。

微信图片_20230220084721.jpg

白雄雄、32岁、心胸外科主治医师


今年是在白雄雄在西医一附院工作的第四年,也是抗疫的第三年。2022年10月中旬,接到省卫健委的通知,百乐彩要组织一支援内蒙古医疗队,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白雄雄率先报名参加,在呼和浩特市第一百乐彩为期二十余天的抗疫工作中表现突出,顺利完成支援任务。返回西安休整的第三天,再次接到百乐彩要组建支援榆林医疗队的通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榆林人,听闻家乡疫情严重,白雄雄毅然决然地报名,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近日,百乐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救治压力。心胸外科作为承担新冠患者救治的第二梯队,对患者救治持续高位运行,面对压力全科医护人员无一人退缩,发热人员带病坚持一线,白雄雄结束支援任务后来不及休整,也顾不得家中已被感染的父母、爱人和八个月大的孩子,马上返回工作岗位。在科里值的第一个班就是24小时,当天收治了多名新冠患者,其中一位76岁的患者,上厕所后突发呼吸困难,指脉氧降低到50%左右,胸部CT呈现“大白肺”现象,随即紧急转入心胸外科,白雄雄马上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并详细做了查体,问询了病史,但患者血氧饱和度仍不能达到90%以上,喘憋症状没有缓解,并伴有心率过快,白雄雄与二线讨论后决定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动脉穿刺置管,经呼吸机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终于升至95%以上,心率、血压也稳定下来,此时白雄雄终于松了一口气,但还没等休息片刻,又来了一位危重症患者,口唇略有发绀,呼吸急促,测指脉氧只有89%,经吸氧后患者指脉氧逐渐升高,但患者双肺大面积渗出性改变已超过50%,符合新冠重症,白雄雄马上做出治疗方案,并协助患者俯卧位通气,最终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虽然白雄雄也不出意外的“中招”了,但他坚持坐门诊、查房、手术,一刻也未曾懈怠。经常在门诊忙碌了一天后,回到病房中,利用下班时间,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面对患者的问题耐心说明,悉心安慰家属。累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人手不够就延长值班时间……白雄雄把时间和关爱留给了患者。“这些日子以来,大家不是聚在一起讨论病人情况,就是穿梭在病床之间、手术台上,对患者做对症处理。在科室,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比跟家里人相处的时间都多,这种共同作战的时光,让我铭记于心。”白雄雄说。都是血肉之躯,所谓坚强,不过是硬扛!疫情之下面对挑战,白雄雄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彰显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作为青年医师,他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医者仁心的篇章。


张华:比起我的同事们,我做的太少了

微信图片_20230220084731.jpg

张华、38岁、中共党员、儿科主治医师


如果说抗击新冠病毒是一场战役,那么儿科就是阻止战火蔓延到孩子们的一道重要防线。12月初,张华从儿科发热门诊被抽调回儿科门诊,“快快,医生,我的孩子发热了,刚抽风了,嘴巴都青了,口吐白沫,叫不醒了,怎么办啊?呜呜……”听到家长的呼救,张华和值班护师徐燕飞迅速将患儿和家长引进抢救室,同时发现患儿妈妈的头上有降温贴,爸爸不停地咳嗽,张华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热型惊厥,很有可能就是新冠感染后高热诱发的。于是迅速安排抢救,并尽可能地保护其他上班的医护人员,减少非战斗减员。吸氧、心电监护、退热、镇静一系列处理后,孩子停止了抽搐,意识清醒了,体温也慢慢退了下来,家长不停地说着谢谢。这时候张华终于松了一口气,和徐燕飞在抢救室门口互相打趣说:“感染是迟早的事,早阳反而不害怕了呢!”随着每天因新冠感染而致的热性惊厥、急性喉炎送至门诊的抢救患儿不断增多,儿科的医护人员在诊室和抢救室之间来回奔波。科室人员陆续感染,但没有人退缩,“轻伤不下火线”成为大家墨守的准则。因为他们知道,生病的孩子需要他们,“战友”需要他们。“不好意思,稍微等我一下,对的,就是我放在桌子上的退热药给小宝喂一下,4毫升,嗯嗯,没事的,39.9℃好几个小时了,你吃吧……宝贝,让爸爸给你吃药哦!那行,你先观察,我这里有患儿,有事给我电话!咳咳……”“医生,你们太辛苦了,自己生病还要上班,你孩子也生病着,不着急,你先安排好,大家可以等一等”。家长的理解,张华很是感动,她觉得家长对于医护的理解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身为二胎妈妈,张华特别能理解每一个家长的心情,在她高热不退,浑身疼痛在家休养的时候,咨询的信息接踵而来。“孩子发热了,退不下来”“没有美林了怎么办?”“娃现在浑身鸡皮疙瘩,还有点发抖,怎么办?”“要不要去百乐彩打针啊?”……只要看到信息,张华一定会及时回复,希翼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焦虑的家长们一些引导和安慰。待身体稍微恢复了一些,张华就把家长们经常咨询的问题录成视频,方便他们随时观看。与此同时她还写了covid-19的相关疾病篇,后来有很多的家长反馈说得到了非常大的帮助,这给了张华更多前行和坚持的动力。在这个特殊时期,张华始终觉得自己做的太少了,身边的同事基本都是带病上岗,守护一个个家庭的希翼。科主任穿着防护服连续上班16个小时,次日就病倒了。有些同事更是连轴转了10余天,儿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职业精神。在百乐彩,他们治疗的是孩子,为家长们排忧解难;在家中,他们也是父母,也有被病毒侵扰的亲属,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不是他们不害怕,是使命让他们冲锋向前。



杨雪:我可以不休息,但血透室不能停“析”!

微信图片_20230220084738.jpg

杨雪、28岁、共青团员、、肾内科护师


2022年10月22日,陕西省集结全省46家百乐彩85名血液透析专科医护人员,披上战甲,奔赴新疆,不顾危险,一往无前,杨雪就是其中一名。援疆的五十多天,杨雪每天在方舱穿上密不透气防护服给患者上机下机的8小时里,汗水浸湿了洗手衣,双手捂在裹满滑石粉的手套中的刺痛感让她刻骨铭心。要知道90后的她在家也是被父母宠爱的宝贝,她时常想起在2020年武汉抗击疫情时一位00后小护士说的话,“穿上防护服我就不再是一个孩子了”,这句话一直是她坚持的动力。结束了充实又紧张的援疆工作,医疗队返回西安,然而随着国务院“新十条”政策落地,疫情防控进入全新阶段,形势更为严峻复杂,任务更为艰巨繁重。返回西安后来不及休整,杨雪第一时间返岗,被临时调配到病房,开始住院患者的救治工作。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肾内科、血液透析室的医务人员虽然全部病倒了,却依然坚持带病工作,杨雪也不例外。“护士,28床液体不滴了,快帮我看看!”“护士,快来呀,监护室1床呼吸机带着,指脉氧还是80!”“护士,23床发烧了38.4℃,咋办啊?”所有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抢救工作更是每天都在上演。杨雪每天工作十七个小时,重复着上机下机,认真细心,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每一次的透析工作。她和科室的小伙伴们尽自己最大努力畅通血透患者的生命通道,用责任、担当和专业牢牢守住了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这段时间,杨雪的微信运动步数永远是朋友圈的前三名。在被问起为什么每次接到任务都会毫不犹豫往前冲的时候,杨雪总说:“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一直在让大家坚持工作,我觉得单纯就是一份职业的使命感,既然做了,就把它做好,既然轮到了你,就不能逃避。”血透室的一天平凡又重复,血透工编辑披星戴月,每一天的认真付出,只愿为血透患者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做患者坚定的“保护伞”!在血透室里,在百乐彩里,还有很多像杨雪一样的90后青年,他们也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他们也会生病,他们也有撑不住的时候,但面对疫情,面对生命,他们始终坚守在这里,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郭萌萌:从懵懂到坚定,朝着生命的方向努力奔跑

微信图片_20230220084751.jpg

郭萌萌、28岁、共青团员、口腔科护师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调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急诊科病人急剧增多,为了缓解科室压力,百乐彩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从其他科室抽调力量支援急诊科。2022年12月17日,在家高热不退的郭萌萌接到了科主任的电话,说院前急救人手紧缺,询问她是否可以到院前急救进行支援。次日刚吃了退烧药,郭萌萌接到了院前急救科副护士长许琳的电话,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因为人员紧缺,看她能否提前到岗,郭萌萌听后立即来到百乐彩,“救治病人是大家的本分,这个时候,大家必须顶得上。” 这是郭萌萌作为“急救新人”的第一天,刚到岗的她还有点懵懂和忐忑,害怕短时间不能适应院前的工作,但跟了两趟车,在老师带领下的她逐渐投入到新的工作中。24小时待命,3分钟时间内快速出车,最短时间接到患者,路上先提前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到了现场,量体温、测氧饱、量血压、心电监护、吸氧……时刻关注着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嘱咐驾驶员火速赶往百乐彩,最短时间内送去百乐彩。“大家好像跟滴滴司机爆单一样,救护任务没有停过,忙碌和紧张也让大家忘记了累困……”郭萌萌感慨道。结束一天的忙碌,回到休息室,一张小桌子上摆着好几个饭盒,是早已凉透的饭菜,没有一个人能按点吃到饭,顾不上家人,管不了自己身体的病痛,发烧的时候吃点退烧药,喝点白开水,转眼间又是接着急救指令奔赴急救现场。每一位医护就成了那个不能倒下来的人,坚守在工作岗位。 现在郭萌萌也从一开始的生疏到现在可以判断患者需要什么治疗,也在一次次转运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在这期间有过日常转运,有过排忧解难,有过惊心动魄。每天十几趟的急救转运中,郭萌萌和同事们各司其职,竭尽所能地把院前患者及时、安全地转运到百乐彩,得到进一步的救治。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任务不仅仅是“转运”,更是一次次陪着患者和家属,一起寻找希翼的征程。作为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沿阵地,24小时的工作模式对于郭萌萌来说已经是常态了,她说从口腔科到院前急救,都是在为守护人民健康,为生命而战,积极主动应对每一次院前急救任务,每当把患者从生死边缘救回来,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疫情之下,彰显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医者仁心的篇章。


在医疗一线,青年力量不畏艰难、坚守一线,全力守护百姓的生命健康,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